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糧食安全的基石。專門研究“農業芯片”的實驗室——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已在南京揭牌成立。鍾山實驗室主要做什麽、怎麽做?未來有著怎樣的規劃藍圖?實驗室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等人一一解答。

發揮人才優勢
開啓育種“4.0時代”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江蘇響應國家戰略建設鍾山實驗室,集中力量解決種業“卡脖子”問題,正是爲了積極推進種業振興行動,爲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提供有力支撐。
钟山实验室集结了江苏省最强生物育种领域科研力量,由南京市政府联合江苏省农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扬州大学四方共建。实验室首任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他曾任南京農業大學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是著名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
江蘇建設鍾山實驗室,具有實力雄厚的人才優勢——全省共有涉農高:涂蒲性核30余家;擁有大豆育種蓋鈞镒院士團隊、小麥育種程順和院士團隊、水稻育種萬建民院士團隊、林木育種曹福亮院士團隊、水稻栽培張洪程院士團隊等5名院士領銜的戰略科學家梯隊和人才團隊,省內從事農業生物育種的創新人才超過3000人。
江蘇建設鍾山實驗室,還具有獨特的技術和産業優勢——江蘇省擁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國家甘薯改良中心等7個國家級專業平台支撐的功能庫(圃)基地網絡;首創了以兩系法雜交爲代表的一批國際領先育種理論和技術,創制了多個“國際第一、國內第一”的重大突破性品種;擁有以全國前三強“大華種業”爲代表的四大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
當前,全球種業已開啓“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時代”,育種效率大幅提高,正由“經驗”向“科學”轉變。“我國生物育種研究與國際生物育種的發展基本上同步,但仍然面臨種質資源挖掘不足、育種技術相對落後、突破性品種匮乏、科研組織‘小而散’、國際競爭力不足等挑戰。”萬建民說,面對江蘇“十四五”提出全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目標要求,鍾山實驗室將充分發揮江蘇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統籌整合生物育種領域科技力量,“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協同打贏種業翻身仗。
主攻三大方向
凝練重大任務清單
“高水平建設鍾山實驗室,一要靠人才,二要靠體制機制。”萬建民認爲,實驗室應積極吸納省內外相關高校院所的優勢團隊,同時在全球範圍內引進年輕優秀的科學家,圍繞重大項目進行聯合攻關;在科研組織、人才引培、創新聯合體、國際合作、知識産權與成果轉化等方面,探索高效的組織機制、評價機制和更加靈活的運行機制,促進實驗室圍繞國家重大目標,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萬建民介紹,鍾山實驗室已明確三大研發方向:一是挖掘重要優異基因、種質資源,二是突破高效生物育種關鍵技術,三是選育突破性新品種。爲提高研發效率,鍾山實驗室將著力建設完備化、專業化和高效化的生物育種平台,如植物快速育種平台、精准育種技術平台、多組學分析平台、育種智能化裝備平台等。同時,在南京種質資源基地、南京江甯水稻資源與育種基地、南京溧水旱作基地、揚州高郵現代農業科教基地、海南江蘇南繁育種基地的基礎上,按照新育種目標要求,對生物育種科技創新基地提檔升級,形成國內一流的生物育種科技創新基地。
鍾山實驗室重大研發任務如何凝練而來,又將怎樣遴選團隊組織攻關?據了解,重大研發任務主要來源于“兩大清單”:一是圍繞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組織國內同領域知名專家、省內外科教單位等提出戰略任務清單;二是面向市場需求,圍繞突破性品種選育,組織行業龍頭企業提出重大需求任務清單。鍾山實驗室將根據重大任務遴選科研攻關團隊,並在任務分解基礎上構建矩陣式研究團隊。項目實施和組織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帥”“賽馬”等多元化科技攻關模式,賦予項目負責人充分自主權,並實行分段考核、滾動投入。
建設“種業矽谷”
構建科技創新高地
据悉,钟山实验室正式揭牌后,科研办公将在江苏省农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挂牌过渡。实验室最终将落户南京市玄武区,目前该区正在积极推进以钟山实验室为核心的种业硅谷建设。钟山实验室的建设已写入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被列为江苏省2022年度建设重点项目。
“我们将以建设钟山实验室为契机,整合片区现有的南京農業大學、江苏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密集农业创新资源,进一步完善片区规划,着力打造高水平的钟山种业硅谷。”南京市玄武区区长钱维介绍,钟山种业硅谷以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为核心,积极构建突破型、引领型、一体化的辐射全国的种业创新中心,未来8年内预计孵化1000个以上科技成果,引进500个以上创业团队,形成千亿级的农业创新产业,打造全省第一、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以种业研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高地。

“未来,从空间布局上看钟山种业硅谷,将是‘一芯、一轴、三区、十点、全覆盖’这样一幅图景。”钱维详细描绘了钟山种业硅谷的规划蓝图:“一芯”,即以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为发展核心;“一轴”,即沿南京市中山门大街,集聚以种业为龙头的农业服务业的“双创”企业,形成核心区功能分区及各节点对外服务与展示的窗口;“三区”,即核心区、发展区和拓展区,从核心区钟山种业硅谷,发展至玄武区全域,并辐射至全市涉农板块;“十点”,即在南京農業大學、江苏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共设置十个服务节点;“全覆盖”,即向全省、全国提供种业服务,响应国家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沿“一带一路”倡议国家,逐步向全世界延伸。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DOsULIRSuxsah8RK3P_k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