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安徽省行政中心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安徽省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正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安徽芜湖举办,新闻发布会放在安徽合肥召开,十分感谢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对安徽这一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信任与厚爱。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先生,前来向记者朋友介绍有关情况。同时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先生,安徽省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正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有請唐司長作介紹。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 唐珂: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田野稻花香,漸知秋實美。再過二十多天就是農曆秋分,我們將迎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首先,我謹代表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向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來賓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向多年來關心支持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介紹一下今年豐收節的有關情況。

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设立的,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丰收节将继续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庆祝丰收活动,唱响爱党感恩主旋律,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大力量。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辦好豐收節意義特殊。今年豐收節總體安排主要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全國主場活動。今年,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安徽蕪湖舉辦,將組織開展群衆慶祝豐收聯歡、“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和展覽、全國農業科技裝備成果展、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中華農耕文化展等10項活動。二是組委會指導的重點活動。包括豐收節晚會、金秋消費季、農民藝術周、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等10項活動。三是成員單位系列慶豐收活動。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等17個成員單位發揮各自優勢,組織開展技術推廣、品牌推介、農民賽事、農事體驗、文化研學等慶豐收活動。四是各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各地圍繞豐收主題,挖掘地域特色,聚焦農耕農趣農味、農風農樂農情,組織舉辦一系列區域特征鮮明、鄉土氣息濃厚、文化韻味十足的慶祝豐收活動。
今年,豐收節將重點突出五方面。一是突出和美內涵。各地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和美主題,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舉辦“和美鄉村”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等鄉村文化活動,組織農業相關非遺、傳統民俗技藝展演,培育推廣“村BA”、“村超”等農民自發性、原創性活動,展現鄉村建設新風貌,樹立鄉風文明新風尚,循序漸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二是突出豐收底蘊。當前,夏糧、早稻豐收到手、秋糧長勢正常,“菜籃子”産品供應充足,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幸福安康,這是豐收節的底色、底氣。豐收節將開展抓好糧食連年豐産豐收展示、“豐收故事我來講”等活動,把全國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民群衆應對嚴重秋雨秋汛、罕見高溫幹旱、多年少見“爛場雨”等災害,克服重重困難奪豐收的做法成效展現出來,講好豐收故事。三是突出農民主角。豐收節是專門爲農民設立的節日,要以農民爲主體,讓農民登台唱主角,展示農民的風采。豐收節將推出“全國十佳農民”等一批農民先進典型,示範帶動更多的農民多種糧、種好糧。舉辦農業生産技能比武、“糧王”、“果王”、“菜王”等趣味比賽,組織農民故事會、農民電影節、村歌大賽等風采展示,開展鄉土能工巧匠、才藝達人技能才藝展示,樹立重視技能、尊重人才的發展意識,以活動助學習、促生産、強品牌。四是突出惠農助農。豐收節要把活動辦到農民心坎上,讓農民有收獲、得實惠。豐收節向全社會發出惠農助農倡議,推出一批強農生産、惠農消費、爲農服務措施,開展愛心義診、法律咨詢、慰問演出、科技幫扶等送溫暖活動,將農業需要、農民關心、農村關注的政策、信息、技術等先進要素送到田間地頭,讓農民群衆物質上更富裕、精神上更富足。五是突出活躍消費。豐收節是展示豐收成果、推介品牌産品、活躍城鄉市場、促進居民消費的重要平台。今年豐收節繼續組織金秋消費季活動,引導電商平台、商超物流企業、行業協會等主體廣泛參與,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促消費活動。啓動“菜籃子”産品暨品牌農産品消費促進行動,支持主産區在大中城市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促銷、集中采購活動。
最美是金秋,稻谷金黃,瓜果飄香。媒體朋友們,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歡迎大家到廣袤鄉村大地走一走,領略豐收中國的風采,推出一批正能量、接地氣、有深度、帶感情的豐收系列報道,全面展示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産品豐收景象、和美鄉村美麗畫卷、農民生活幸福圖景,講好豐收故事、農民故事、鄉村故事,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助力加油。我們也將爲大家的采訪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務。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汪晔宇:
謝謝唐司長。下面歡迎各位記者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並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台記者:
剛才發布人提到,辦好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特殊,請問這個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唐珂: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在這樣的背景下,抓好農業生産、支撐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任務更重,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重要地位。2018年以來,OB欧宝總書記連續5年向廣大農民朋友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祝賀慰問,體現了以OB欧宝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農民群衆的深切關懷。辦好豐收節,深入貫徹OB欧宝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能夠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
二是促進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OB欧宝總書記念茲在茲,反複強調,“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選樹宣傳一批抓農業生産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集中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把政策、技術、信息等先進要素送到田間地頭,調動農民群衆重農務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各地和更多農民走技能豐收、技能致富之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
三是提振全社會發展信心決心。今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廣大農民群衆不辭辛勞耕耘不。朔嗄旰币姟盃場雨”、南方局部高溫幹旱、華北黃淮東北等地嚴重洪澇災害等困難,夏糧小麥、早稻喜獲豐收,秋糧長勢與常年基本相當,我們有信心奪取秋糧和全年豐收。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豐收活動,全面展現三農發展成就,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讓全國人民在收獲季節歡度節日,必將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戰勝風險挑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信心決心。
四是增強農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承載著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一方面,可以集中推出一批強農惠農政策措施,開展一批扶農興農關愛行動,引導城市先進要素進入農村,彙聚社會各方力量,激發鄉村內在動能;另一方面,可以組織開展農産品展示展銷、鄉村旅遊推介等促消費活動,可以全面激發鄉村消費活力,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真正做到農民節日農民樂、農民節日惠農民。
新華社記者: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總體活動安排有哪些?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汪學軍: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將在我省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橫崗社區舉辦。總體活動安排爲“1+9”。
“1”即舉辦1場群衆慶祝豐收聯歡活動,以農民群衆爲主體,通過互動式、情景式的團體表演,開展群衆慶祝豐收聯歡活動,全面展示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幸福安康,充分表達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釋放國家安定團結、經濟平穩健康信號。期間,舉辦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頒獎儀式、豐收儀式和報豐收活動,彰顯新時代農民風采,展現全國豐收碩果,展示各地農業非遺文化、傳統民俗技藝等。
“9”即開展9項系列活動。
一是報豐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展示活動。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等主題講政策、講變化、講故事,展示農業農村發展喜人成就,唱響愛黨感恩的主旋律,引導廣大農民群衆堅定信心跟黨走。
二是展丰收·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和中华农耕文化展。举办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全方位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先进农机装备和智慧農業建设成效,推广发布农业绿色生产新技术、农作物品种和畜禽水产良种。举办稻作文化展和摄影作品展,开展农业相关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展示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品豐收·鄉村美食品鑒活動。邀請鄉村廚師現場制作鄉土菜、農家菜等特色菜肴,吸引群衆現場品鑒,充分展示中華傳統鄉土飲食文化。開展安徽百縣名小吃展示活動,吸引城鄉居民品味豐收,助力鄉村産業發展。
四是曬豐收·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組織開展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邀請脫貧地區、安徽省有關地區農業經營主體,現場展示、推介預制菜、優質農産品、“土特産”農産品,發布一批“皖美農品”等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城鄉消費。
五是樂豐收·農民體育健身大賽。組織農民群衆開展趣味拔河、“村BA”、鄉村馬拉松等富有農耕農趣農味的體育賽事活動,充分體現新時代農民群衆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增強農民群衆的健身意識,培育新時代鄉村新風尚。
六是享豐收·和美鄉村遊惠民月。倡導全省鄉村旅遊、休閑民宿、觀光農業等景區景點,面向廣大農民、市民,開展爲期一個月的免費或打折優惠活動,通過現場路演、線上推介等方式推廣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讓城鄉居民走進鄉村、走近美景,品鄉村美食、購鄉村特産、享豐收喜悅。
七是助豐收·農業綠色發展論壇。聚焦綠色發展前沿領域、綠色轉型落地模式等專題,深入交流農業綠色發展理論、方法和技術,分析當前的機遇和挑戰,總結已有成果和經驗,探索創建農業綠色發展新模式。
八是唱豐收·農民“村晚”暨鄉村青年音樂會。邀請全國各地青年農民樂隊、青年農民歌手、鄉村舞蹈隊等,以極具鄉村特色的歌曲、舞蹈、民俗藝術等表演,展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風采,反映全國農民喜慶豐收、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精神面貌。
九是赏丰收·“数节气 话农事”系列活动。围绕二十四节气,组织安徽省各地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乡村习俗,举办龙虾节、荷花节、葡萄节、石榴节等节庆活动,开展“瓜王”、“果王”等乡村趣味比赛。
農民日報記者:
中國農民豐收節已經連續舉辦了5年,請問今年豐收節有哪些特色亮點?
唐珂:
謝謝你的提問。中國農民豐收節是2018年設立的,已經連續成功舉辦5年。如何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研究和探索,今年重點在三個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力爭辦出特色,辦出成效。
一是做深,深挖豐收的內涵內蘊。豐收節不光是呈現豐收成果,更要把豐收的過程展示出來,讓全社會了解感受糧食和重要農産品增産豐收的來之不易,深切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真谛!我們將開展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和抓好糧食連年豐産豐收展示,揭曉“全國十佳農民”,組織村歌大賽、新農民故事會等活動,講好豐收背後的故事,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良好精神風貌,努力讓豐收節內容內涵更加深刻。
二是做新,創新活動的形式載體。堅持農民主體、農業主線、農村主場,多采用農民群衆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形式,多組織一些農民自發、保留民間草根特色的活動,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真正讓農民唱主角。例如,今年將舉辦“和美鄉村”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農民群衆以影像作品展示和美鄉村,展現美好生活。此外,我們還將舉辦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舉辦地交接儀式,增強豐收節儀式感,通過守正創新、常創常新,讓豐收節更有生命力、吸引力,逐步化風成俗、深入人心。
三是做實,讓農民得實惠有收獲。這是豐收節越辦越有影響力、越辦越有生命力的根本,也是辦節的宗旨。今年將圍繞增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一批惠農支農政策措施,開展一批愛農幫農行動,如繼續舉辦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發布惠農助農措施清單,開展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送信息下鄉行動,組織産品評比推優、民俗體育比賽、農民文藝演出、鄉村美食品鑒等趣味活動,切切實實讓農民群衆在豐收節得到收獲、獲取實惠、感受溫暖。
安徽日報记者:
安徽是農業大。谌珖兄匾匚缓陀绊。我想請問下,近年來安徽三農發展情況如何?如何在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展示?
汪學軍:
謝謝你的提問。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OB欧宝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切實扛起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使命擔當,響鼓重錘地抓,真刀真槍地幹,勇當新時代深化農村改革的排頭兵,勇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勇當農業強國建設的先行。谌嫱七M鄉村振興上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在本次主場活動中從五個方面對全省“三農”發展成績進行了突出展示。
一是突出展示糧食大省的政治擔當。安徽是糧食大。Z食等重要農産品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省糧食産量穩定在820億斤以上,常年居全國第4位。今年上半年,克服赤黴病、爛場雨等不利因素,夏糧再獲豐收,總産348.16億斤、較去年增加3.68億斤,創曆史新高、居全國第3位,當前秋糧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全年糧食預計實現“二十連豐”。目前,我們正在制定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規劃,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此次豐收節主場活動中,我們將現場展示安徽的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以及制成品,體現全省上下落實OB欧宝總書記多種糧種好糧重要指示的豐碩成果。
二是突出展示産業興農的蓬勃之勢。我們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下大力氣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目前,我們正在謀劃推進“稭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産業集群、徽派預制菜産業等發展,全力推動鄉村産業興旺。此次豐收節現場,我們將展示各類“徽”字牌土特産等綠色農産品及黃山臭鳜魚、淮南牛肉湯、符離集燒雞等徽派預制菜,供大家現場品鑒。
三是突出展示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坚持赓续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传承发扬徽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等特色乡土文化。加强乡村非遗、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工作,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全省有47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居全国第7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我们在全省启动了“数节气 话农事”系列活动,组织各地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乡村习俗,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事节庆活动,同时将在现场展示农业非遗、稻作文化等,让大家亲身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四是突出展示科技賦能的嶄新魅力。我們堅持科技強農,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高于全國4.5個百分點。全省農機總動力達7070萬千瓦、居全國第4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數字鄉村發展總體水平居全國第4位,其中農業生産信息化率達52%、居全國第1位。擁有兩家種業上市公司、居全國第1。我們將在現場設置農業科技裝備展區,集中展示一批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産品,搭建産學用合作交流平台。
五是突出展示和美乡村的徽风皖韵。我们坚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了为期10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召开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作为推进美好安徽建设的“基础工程”。今年主会场所在的横岗社区,本身就是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将向大家现场展示我省和美乡村图景。同时,我们还将通过“相聚安徽 礼赞丰收”宣传片等形式多角度展示全省各地和美乡村新面貌。
安徽廣播電視台記者:
聽說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設計了LOGO、吉祥物,創作了主題歌,請介紹一下寓意?

安徽省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杨正:
謝謝你的提問。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運用現代品牌傳播理念,首次建立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視覺識別系統(VI),創作了《和美鄉村》主題歌,用藝術注入內涵,用設計點亮豐收,全面提升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品牌影響力、傳播力。視覺識別系統(VI)包括基礎部分,LOGO、標准字、標准色、吉祥物和輔助圖形及組合規範;VI應用部分,主KV、標牌、指示牌、宣傳海報、景觀環境、服裝、文創産品等。

一是LOGO。今年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LOGO設計,以“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爲創意理念,以彰顯“皖”美安徽的地域文化特色爲設計思路,整體設計簡潔大氣、寓意豐富、地域文化特征醒目。LOGO由“豐收碗、馬頭牆、麥穗”等元素構成,整體呈碗形,表達了端牢“中國碗”,裝滿“中國糧”的信心與決心。碗的上方是簡潔的馬頭牆造型,碗中的麥穗好似徽州民居的窗花,巧妙地彰顯了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風采。LOGO以“中國紅”爲主色,表達了新時代新征程,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祥和氣象。

二是吉祥物。今年的豐收節主題爲“慶豐收、促和美”,爲此,我們設計了“和和”“美美”兩個IP卡通形象,表達了億萬農民甜甜美美的豐收喜悅、和和睦睦的幸福生活。IP卡通形象的整體設計,以三大主糧“稻谷、麥穗、玉米”爲造型元素,突出豐收節屬性,融入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信息符號,傳遞豐收、喜悅、吉慶和農業現代化等寓意。其中,“和和”是一個男孩形象,頭上三粒稻谷,既代表種子,又代表三生萬物,繁榮不息。藍色波浪代表長江,江豚魚躍而上,寓意長江之畔,魚米之鄉,風調雨順。“美美”是一個女孩形象,頭上五顆麥粒,寓意代表五谷豐登,表達了對農民的最美好祝願,融入了翅膀元素,昭示著中國農業展翅騰飛,開創新未來。吉祥物的眼睛和耳朵上分別含有信息、數字科技元素,寓意以科技眼、智慧耳賦能現代農業騰飛,反映了科技賦能、智慧富農的新時代現代農業特征。色彩以黃色和紅色爲主,分別代表耕地和喜慶,也是豐收黃和中國紅,是農民和豐收的最直觀體現。起名“和和、美美”,表達了億萬農民喜氣洋洋的豐收喜悅、幸:兔赖拿篮蒙。
三是衍生品。围绕今年丰收节主场活动的品牌IP,我们组织开发了一系列文化衍生品,多维度、立体化拓展丰收节品牌传播,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衍生品设计涵盖办公用品、儿童玩具、家居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以深厚的中华农耕文明、丰富的農業資源、多彩的农民生活场景为创意素材,以趣味、实用、美观为原则,让丰收文化变得更艺术、更时尚、更易传播,让丰收节“潮”起来,让以丰收节为主题的文创从纸上走到地上、从平面变成立体、从单一产品迈向产品生态,让乡村文化有颜值更有价值,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注入新内涵、新元素、新活力,让丰收节叫得响、记得住、传得开。
四是主題歌。今年豐收節主題歌《和美鄉村》,由安徽本土詞作家陳飚等作詞,皖籍音樂人丁于作曲並攜手歌手王莉共同演唱。這首歌曲由童聲歌謠引入,層層推進,展現出一幅和美鄉村畫卷,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氣氛熱烈,表現出嶄新三農幸福景象。歌曲曲風清雅,熱烈輕快,旋律融合了安徽戲曲的一些韻味,又不落俗套,易于傳唱,是近年來推出的同類題材作品中,風格獨特、色彩鮮明的佳作。歌曲的童謠部分,充分展示了糧安天下,農穩社稷的和美盛景;副歌部分,歌詞以設問句的形式,展現出鄉村的和美及豐收的景象,從春夏秋冬,到鄉野村舍,呈現出豐收、富足、祥和的幸福生活。《和美鄉村》這首歌曲的MV近日將隆重推出。
汪晔宇: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裏。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