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 共论农业创新

發布時間: 2023-11-04 来源 :新華社官網 浏覽量:
【字體:

首屆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2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60余國的300多名科學家、企業家等到場,探討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糧食安全等熱點議題,爲推動農食系統轉型謀求更多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

“科技是糧食增産、保障食物供給最重要的基礎。本次大會爲共享最新農業技術成果、共論世界農業現代化發展、共創農業科技合作新格局提供了平台。”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無人機系統研究院院長何雄奎說。

11月2日,参观者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同期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现场了解展品。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樊勝根說,大會將廣泛聽取各國專家的意見,並號召更多人積極參與到農食系統轉型工作中來。

中國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左右的人口。當前,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自主選育品種播種面積占95%以上。

11月2日拍摄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同期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北京聚集了中國約50%農業領域兩院院士,專業育種人員1000多人、農業科技人員近2萬人。有“農業中關村”之稱的平谷有117個“博士農場”獲批創建。

會場展區,德國佩特庫斯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種子加工創新技術方案,不時有觀衆駐足了解。“中國擁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領域人才,希望能夠聚焦種業創新進行深入合作。”該公司全球首席財務官亨甯·霍普納說。

11月2日拍摄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智慧農業论坛现场。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當前,全球農食系統面臨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緊缺等多重風險挑戰。《2023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6.91億至7.83億人面臨饑餓。

曾多次來華調研的先正達農業可持續發展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西蒙·溫特說,中國是世界舞台上糧食和營養安全的重要貢獻者,農業科技的先進經驗對全球至關重要。

11月2日在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同期舉辦的世界農業科技博覽會現場拍攝的一款植保無人機。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食物轉型是應對未來糧食危機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國提出的大食物觀,不僅關注食物增産,也關注土壤、海洋等食物承載地的保護,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主任布拉姆·戈瓦爾茨說。

大会首日举办了1场主论坛,以及5场平行论坛、4场专题论坛。与会人士纷纷表示,期待与中国专家在现代种业、智慧農業、智能装备、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合作,携手助力世界粮食安全。